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有感
中圣公司 徐菲
看到這本書時我不禁問自己現在還有閱讀的習慣嗎?據統計傳統紙質媒介中,2022年我國成年人均每天讀書時間最長,為23.13分鐘,比2021年增加了2.08分鐘。而在數字化媒介中,我國成年國民和手機“最親密”,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105.23分鐘,比2021年增長了4.11分鐘。相信跟這個統計數據一樣,大多數人如今已經很低頻地閱讀紙質書了,更多地沉浸在數字化媒介的快速瀏覽和匆匆閱讀中。對閱讀的本質,我們的認識已逐漸淡卻,正是這本經典讀書指南——《如何閱讀一本書》喚醒了我對閱讀本質的認識。
每個人閱讀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為了娛樂消遣,看漫畫、看小說等;有人為了獲得訊息,看報紙雜志;還有人為了體悟人生、自省反思,看提升思維、拓寬格局的書。以前,我常常會匆匆忙忙、狼吞虎咽地閱讀書籍,似乎是被某種目的推動著,或是簡單地堆積著閱讀數量,而這本書中提到的閱讀是一種主動地思考過程,需要讀者積極參與其中。讓我學會如何積極地、主動地參與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帶著提出問題并尋找答案的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書籍內容。
“一本好書,就像一棟好房子,每個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來。每個部分都要有一定的獨立性。可讀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達到了建筑學上最完美的整體架構。”書中強調主題閱讀和結構閱讀的重要性讓我明白如何更全面地理解書籍,主題閱讀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書籍的核心思想,而結構閱讀則幫助我理清書籍的組織結構。現在很多讀書解讀、讀書筆記常用的樹狀結構、思維導圖的解讀方式就是對該觀點的出色印證。
本書詳盡介紹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不同類型的書甚至每本書都有其獨特的特點,需要不同的閱讀方法。尤其是如何閱讀社會科學的章節令我感觸頗深,我們在閱讀社會科學時的容易處恰恰就是它的困難處,因為社會科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不斷地演進發展,也就很難理解透徹。通過學會如何根據書的性質和目的,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無論是略讀、粗讀還是深度閱讀,這種靈活性使我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類型的書籍和閱讀材料,從中更好地吸納知識樹立觀點。
總之,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會帶來一種豁然開朗的體驗。這本書不僅能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閱讀,還能啟發我們更廣泛地探索各種書籍和知識領域。我相信,這本書的指引、指導將對一個人的學習和個人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你希望認識閱讀的本質,提高閱讀技能,我強烈推薦閱讀這本書。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