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蒙曼:唐詩之美》有感
油氣公司 王斌瑜
古詩詞作為中國人的浪漫,年少只感背誦乏味,長大后才驚覺中文之美。
《蒙曼:唐詩之美》這本書圍繞著愛情、友情、鄉情、宦情、江山情五種人之常情,精心編排修訂33首詩文講稿,帶領讀者品味唐詩中的韻律、意境、哲理和人情之美,回顧唐朝人的生活美學。當我在翻閱過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當經歷生命中某個重要的瞬間,一定已有一句詩歌在那個時空等你,使你感受到全然被理解和被說出。
正如作者蒙曼所述,如果生活被七彩光照亮,那么“愛情”一定是紅色的,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邂逅,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相思,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無奈。友情是黃色的,是“報君黃金太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相知,是“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的思念,是“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重逢。鄉情便是藍色,藍色讓人寧靜,寧靜中又帶點憂郁。江山情無疑是綠色,在斑駁的綠色之下,還藏著血的紅與土的黃。
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之間的友誼,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話題,很喜歡《蒙曼:唐詩之美》這本書友情篇中《春日憶李白》的講稿。《春日憶李白》是一首屬于春天的詩。寫得高而飄,流而麗,雖然是杜甫的詩,但是有李白的風范,有春天的風致。首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直抒胸臆,把李白最重要的優點說出來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內心覺得李白配得上人間最高的榮譽。杜甫如此推崇李白,卻又如此思念李白:“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一共見過三次面。第一次是天寶三年(744)夏天,在洛陽;第二次是天寶三年秋天,在梁宋;第三次則是天寶四年(745),在東魯。此后,兩人便如同參商二星,再也未能相見,而《春日憶李白》這首詩寫于天寶六年(747),雖然杜甫熱切盼望“重寫細論文”,但是,這只能是一個跨越千秋的夢想了。也因為這首詩,“春樹暮云”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專門用來表達對遠方朋友思念的成語。
欣賞唐詩,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究竟在哪一刻真實感受到了古詩詞的美?也許是描繪夕陽西沉的璀璨絢爛“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或是道盡了柔腸百轉的“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又或是面對如夢幻泡影般的物是人非前,那句登頂黃鶴樓C位詩峰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