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其重要意義無須多言。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如新環保法頒布施行、環保第三方治理、排污許可、環保垂管,同時伴隨工業發展產生了大量環保需求,近年來環保產業始終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速。環保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環保產業發展與行業政策關系密切,是一個具有公益性的、政策驅動型的產業。從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增速與GDP增速的相關性分析來看,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但相關性較弱;環保行業類似國防軍工,收益為民所享,甚至可以跨越國界,因而付款人很難界定,具有極強的外部性。這使得其產業發展必須有政府的干預和調控。另外一些社會事件如霧霾、原油泄漏等也會對環保行業產生較強的驅動作用。
其次,環保行業是圍繞污染處理,從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污水處理、固廢/危廢處置、土壤修復、環保/環衛設備及服務的末端治理,逐步轉向包括環境監控等前端控制的全生命周期綜合治理。其中,大氣污染控制、污水處理已處于成熟階段;環保/環衛設備及服務、環境監控、固廢/危廢處置處于成長階段;土壤修復尚處于起步階段。在火電煙氣處理方面:工程建設高峰期已經接近尾聲,火電脫硫市場在經歷了10年的發展后,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市場集中度較高;而火電脫硝市場由于原有標準過低且缺乏強制性的脫硝安裝措施和電價補貼政策等,市場發展緩慢;與脫硫市場相似,火電除塵市場已經相當成熟,且集中度高,行業龍頭占據主導地位。脫硫除塵基本發展成熟,未來增量來自于環保標準的提高。在水污染防治領域: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進度加快,我國污水處理市場發展迅速,污水處理能力和污水處理率大幅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由2010年的10,436萬立方米/日增長至2016年14,910萬立方米/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13%;城市污水處理量由2010年的311.70億立方米增長至2016年448.79億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26%;城市污水處理率由2010年的82.31%增長至2016年的93.44%,市場潛力也不會有大幅度增加;一般工業固廢領域:2017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3.16億噸,較2010年增長了37.62%,綜合利用量為18.12億噸,較2010年增長了12%,處置量為7.98億噸,貯存量為7.84億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增長率低于固廢產生量的增長率,行業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近年來,隨著國家資本的大量進入,2015年,葛洲壩集團通過并購整合的方式快速切入環保市場;2018年,三峽集團組建了長江生態環保公司,進軍環保領域的首個環保定單便是77億元大項目;中國化學、中信環境技術、中國鐵建、中國中車、中國電建、中石化、航天科工、國電集團、雄安集團、萬科、雅居樂等近二十家央企和民企資本進入,一方面說明了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讓一部分中小型環保企業受到來自資本市場的擠壓。
那么針對我國目前的環保形勢,環保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其一,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任何一個行業都是由粗放到精細再到專業的一個過程,環保行業亦不例外,從最開始的幾乎沒有門檻的粗放野蠻生長到現在需要專業核心技術團隊的上市公司,從過去單吃政策飯到現在市場飯、技術飯都要吃,這是環保行業的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二,中大型環保企業需要高級技術人才來研制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滿足安全工藝污染治理需求的產品。而現在的環保人才中,能夠駕馭大工程、能同時承擔多項大型環境工程設計項目、可獨立設計多項大型環境工程項目的技術人才非常缺乏。
其三,環保行業本質由業務相關度較弱的多個子版塊所構成,不同板塊之間的協同性較弱,驅動力不是技術迭代或需求升級,而是政策指揮棒下,政府投資或監管重點在不同子版塊之間的單方向轉移。
其四,環保監管邊界不斷拓展,子版塊層出不窮,由于我國多年工業相對粗放發展與環保監管不嚴,環保問題依然任重而道遠。因此,隨著監管邊界不斷拓展,政策覆蓋范圍逐步全面,未來環保子版塊必將不斷涌現成為行業常態,但受政策影響嚴重,生命周期普遍較短。
其五,作為技術咨詢公司,最大的成本應該是時間,最大的難點是壓縮時間。那么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一定合理范圍內,最大程度簡化流程、高效整合管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時間成本……企業生存的動力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盈利,所以加強各種成本管理,把將其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顯得尤為重要。
環保行業目前仍然是一個熱門行業,未來五年內單純做環保產業不會有很大問題,但如果環保產業只談治理,路就很窄,最終勢必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中圣公司 付志強)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