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這個特殊年份里,在當今世界風云詭譎變幻之時,我們一起研讀2019年第10期《求是》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這篇文章也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今天,就讓我們從“創新”開始,深入理解這個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為什么把創新擺在第一位?
總書記說:
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對我國這么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講,如果動力問題解決不好,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兩個翻番”是難以做到的。當然,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有利于增強發展動力,但核心在創新。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學習筆記”注: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面對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生的深刻變化,要破解發展難題、開創發展新局,首先要把樹立什么樣的發展理念搞清楚、搞正確。在新發展理念中,創新被擺在了第一位。
為什么把創新擺在第一位?創新有多重要?習近平總書書記生動地用“牛鼻子”來形容它。俗話說得好,牽牛要牽牛鼻子。要解決問題,就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對于我國這么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說,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顯然是更艱巨的任務、更復雜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長期快速發展中積累的矛盾、問題也不少。與此同時,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深刻復雜變化。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只有牢牢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才能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總書記說:
回顧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可以清楚看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
16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創新活躍期,幾百年里,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創新成果超過過去幾千年的總和。特別是18世紀以來,世界發生了幾次重大科技革命,如近代物理學誕生、蒸汽機和機械、電力和運輸、相對論和量子論、電子和信息技術發展等。在此帶動下,世界經濟發生多次產業革命,如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每一次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面貌和格局。一些國家抓住了機遇,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迅速增強,甚至一躍成為世界強國。發端于英國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使英國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國抓住了第二次產業革命機遇,趕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從第二次產業革命以來,美國就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這是因為美國在科技和產業革命中都是領航者和最大獲利者。
中華民族是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民族。前面說到我國歷史上的發展和輝煌,同當時我國科技發明和創新密切相關。我國古代在天文歷法、數學、農學、醫學、地理學等眾多科技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發明創造同生產緊密結合,為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英國哲學家培根這樣講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3種發明曾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狀態,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教派和人物能比這3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一些資料顯示,16世紀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項發明和發現中,我國占173項,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我國發展歷史上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我國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技術以及其他許多方面對周邊發揮了重要輻射和引領作用。近代以來,我國逐漸由領先變為落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錯失了多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
?“學習筆記”注: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之所以最終走向衰敗,除了政治、軍事、地緣上的因素外,創新不足是重要原因。近代以來,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先后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抓住了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中華民族是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民族,曾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到了近代卻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錯失了多次科技和產業革命的良機。
以史為鑒,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念茲在茲。他在2014年去上海考察時指出,“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在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再次強調,“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
把握時代發展大勢,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總書記說:
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其主要特點是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產業組織形式和產業鏈條更具壟斷性。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出臺新的創新戰略,加大投入,加強人才、專利、標準等戰略性創新資源的爭奪。
雖然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強、臃腫虛胖體弱問題相當突出,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不強,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塊頭的“阿喀琉斯之踵”。通過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所以,我反復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學習筆記”注:
古希臘神話里,第一勇士阿喀琉斯刀槍不入、戰無不勝,但腳后跟卻是其致命弱點。在特洛伊戰爭中,對手正是抓住這一命門,將這位英雄射死——“阿喀琉斯之踵”因此得名。習近平總書記用《荷馬史詩》中這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典故,再次提醒我們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的重要性。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明顯提高,正在由過去的跟跑為主,逐步地轉向更多領域中并跑、領跑。但從總體上看,創新能力依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短板。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抓發展、謀未來,我們更要牢記總書記的叮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
總書記說:
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要超前謀劃、超前部署,緊緊圍繞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強化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力爭實現我國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要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增強我國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實施更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學習筆記”注:
作為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怎樣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習近平總書記談得非常全面,“要超前謀劃、超前部署”“強化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要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這些關于創新的重要論述,需要我們經常學、反復學,真正學深悟透,使之落地生根,化為普遍實踐。面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面對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我們更加體會到新發展理念的彌足珍貴,也更加需要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性。
總結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今天,當我們心如磐石、步履堅定、埋頭苦干、不斷創新,前行路上的風吹雨打又何所懼!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據求是網、學習筆記)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