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0月15日,陜西日報以《守護綠水青山 強化責任擔當——陜西環保集團奮力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為題,對陜西環保集團企業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了報道,現刊載如下,以饗讀者。
(10月15日 陜西日報 第6版)
守護綠水青山 強化責任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陜西環保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建設大局,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導向作用,積極吸引和帶動社會資本參與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為打好我省“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陜西環保集團先后在咸陽、榆林、渭南分別建設了危險廢物綜合處置中心,實施了秦嶺腹地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榆林煤炭礦井水綜合處置利用、麟游煤改電供暖工程、油田污油泥處置、延河黃龍河流域治理、灞橋唐家寨生態修復等環境治理示范項目,實現年處理生活污水2260萬立方米、促進COD減排7040噸、氨氮減排1016噸,實現氮氧化物減排1.4萬噸、二氧化硫減排2.2萬噸、粉塵減排45.3萬噸,處置固體廢物15萬噸、危險廢物6.5萬噸,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了重要力量。
深耕減排 打好藍天保衛戰
眾所周知,我省是一個能源大省,能源工業發達。在石油、煤礦、天然氣等能源的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粉塵、二氧化硫、伴生氣等污染時有發生。近年來,陜西環保集團不斷深耕大氣領域的污染治理技術,強化科學管理,注重綠色發展,加強資源回收利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論述。
陜西環保集團下屬中圣公司開展“一區(縣)一策”“一市一策”精準治霾、空氣質量達標規劃、重污染應急減排清單等大氣科研及咨詢工作,通過區域體檢—制定方案—人機結合—建立智慧平臺的一體化操作,助力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管理。目前,大氣業務已經遍及安康市、渭南市蒲城縣、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等多個城市和地區,成為當地環保部門大氣污染巡查和降霾治污的有力助手。
陜西環保集團下屬大秦公司成立4年多來,精心研究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在脫硫、脫硝、VOCs、燃氣鍋爐降氮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主研發的電石渣脫硫技術成功應用于工程項目,并獲得中國環保協會“2019年度重點環境保護示范工程”稱號。此項技術不僅使污染物達到了超低排放標準,還解決了工業上廢棄電石渣的處理問題,又降低了脫硫工藝的經濟成本,真正實現了“以廢治廢”的綠色發展目標。
除了尾氣內的硫化物外,石油伴生氣作為石油開采的副產物,長期以來不僅得不到充分利用,排放的甲烷以及非甲烷總烴還會污染大氣質量。陜西環保集團下屬保隆公司始終沖在最前沿,以高效回收利用為主,探索對原油裝置的合并提升,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剩余氣量的回收價值。對回收價值較低、工業量偏小的剩余氣,采取就地發電的方式進行能源轉化;對于滿足工業量要求的剩余氣采取壓縮外運的方式供燃氣車輛加氣站或城市天然氣點供站使用。4年來,已建成的41座輕烴回收站累計回收石油伴生氣1.88億立方米,生產混烴7.53萬噸,液化氣2.3萬噸,壓縮天然氣1984.46萬立方米。
精準治水 打好碧水保衛戰
作為中國革命的母親河,延河底蘊厚重,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受自然氣候條件和流域內生活廢水、工業廢水排放等因素影響,水污染問題嚴重。
為解決延河上游水污染問題,2018年,陜西環保集團下屬水環境公司承建了安塞區水環境領域綜合治理項目,包括安塞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提標、15個鎮街污水處理站建設、安塞區第一污水廠至第二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等工程,覆蓋了安塞區所有人口集中區域的污水處置。項目實施過程中,水環境公司通過加強工程管控,優化運營方案,綜合運用人工快滲、A2/O、垂直流迷宮等先進成熟工藝,各污水處理廠站均實現黃河流域準Ⅳ類標準排放,完全符合國控流域斷面考核和區域水生態績效考核各項要求。該項目自2019年7月完工轉入運營以來,已累計收集處理污水300余萬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延河上游區域的生態環境,推進了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改善延河水質,陜西環保集團下屬生態公司落地了投資近2億元的延河濕地工程。該工程采用“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工藝,建設長約6.66公里、總寬約32米的人工濕地生態區,深度凈化處理延安市污水處理廠排放尾水,在省市區黨委、政府的多次現場視察中得到了充分肯定,“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延河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延河水處理項目只是陜西環保集團踐行“環保為民、產業報國”理念,實施精準治水的一個縮影。5年來,陜西環保集團陸續啟動實施了商洛市全域污水治理PPP項目、西安市白鹿原水生態中心項目、寶雞市蟠龍新區污水處理項目等多個地市級重點項目。韓城市鎮辦污水處置PPP項目、旬陽縣鎮級污水處理項目、山陽縣六鎮污水處理PPP項目等一批微利薄利、運行管理難度較大的鎮級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充分彰顯了省屬國有企業助力地方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社會擔當,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了省市城建、環保等部門的高度重視,水處置板塊已成為陜西環保集團對外的一張重要名片。
模式創新 打好凈土保衛戰
萬物土中生,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建設。
陜西環保集團下屬中圣公司承接的利用燃煤電廠脫硫石膏改良陜北地區典型鹽堿地試點工程項目,是陜西省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項目。該工程采用“物理+化學+植物”的綜合技術模式,針對輕度、中度和重度鹽堿地,以燃煤電廠大量產生的脫硫石膏改土治堿為基礎、以植物保水泌鹽為支撐,在提高陜北地區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率的同時,達到了鹽堿地土壤的低成本改良。截至2020年8月,監測數據顯示該項目的土壤改良效果和農作物改良效果達到預期驗收目標,土壤鹽堿地情況有明顯改善,真正實現了固體廢物“變廢為寶”,帶來了顯著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也可以減少土地侵害、減少廢棄污染,有利于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等全方位需求。陜西環保集團下屬國源公司承建的榆林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設計日處理能力為生活垃圾1300噸、污泥100噸、滲濾液400噸,建成投運后可使周邊的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今年9月初開始接收榆林市主城區生活垃圾;9月底試運行,開始焚燒生活垃圾并運行發電。公司致力于把該項目打造成集循環經濟、青少年社會實踐、環保示范、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基地,爭取早日成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排頭兵。
2017年10月,陜西環保集團下屬三秦環保公司榆林市危險廢物處置利用中心投入運營,一批批危化品得到了妥善處理。該中心年處置能力9.34萬噸,填補了陜北地區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能力的空白。以國家能源集團陜西神木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為例。以往,他們公司產生的工業廢物運輸一趟需要3到4天,現在只需半天就可以將工業廢物高效、專業、規范、就近、安全的處置,大大降低了環境管理風險。預計明年6月,省內單體規模最大、處置能力最強、綜合利用程度最高、環保排放最嚴格的關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中心投入運營,年處置能力將達到12.3萬噸。屆時,上述兩個中心與陜西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置中心每年總處理能力將超過26萬噸,為進一步提高全省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能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黨建引領 筑牢國企“根”和“魂”
國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近年來,陜西環保集團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筑牢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今年,陜西環保集團各級黨組織按照統一部署,將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在具體工作中,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以引領全省環保產業發展為己任,始終秉持“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工作理念,強化責任擔當,深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課題調研為主線積極開展黨建研究,《新時代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驅動發展研究》獲陜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立項,《“弘揚延安精神 凈化企業政治生態”專題研究》正在有序推進;落實“三項機制”,培養歷練出了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環保鐵軍”,成為集團未來發展的堅挺脊梁;堅持正風肅紀,鞏固防腐拒變根基,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為自身做強做優做大,實現追趕超越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
在發展的同時,陜西環保集團始終牢記國有企業的社會擔當。將旬陽縣確定為幫扶對象以來,多次組織扶貧工作小組前往當地開展考察調研,通過多種方式推動各項扶貧工作協同發展:以軟籽石榴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國企+政府+地方龍頭合作社”的積極帶頭作用,推動地方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投資收購環保項目,突出環保行業優勢,加強產業扶貧力度;開展特色產品對外貿易,雇傭當地貧困戶就業,通過貿易帶動多地貧困縣財稅和貧困戶增收;積極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大力實施消費扶貧,獲得旬陽縣扶貧辦授予的“脫貧攻堅愛心擔當明星企業”榮譽稱號;免費贈予污泥資源化利用項目生產的高效有機肥,提供技術支持幫扶,促進增產增收。陜西環保集團黨委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全力助力脫貧攻堅,切實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穩定增長。
奮斗,是對時代最好的答卷。面向未來,陜西環保集團將緊緊抓住環保產業的重大發展機遇,充分發揮省級環保產業平臺的引領帶動作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用實干來守護陜西的綠水青山,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貢獻。(李燕 張薔薇 陸晟)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