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科技廳(科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科技局,環境保護部、科技部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我們組織編制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附件: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環境保護部
科技部
2016年11月9日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6年11月14日印發
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目錄
(一)《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執行情況......6
(二)“十二五”環保科技取得的主要成就..................................7
(三)環保科技存在的主要問題..................................................10
(四)環保科技發展趨勢與需求..................................................11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14
(一)指導思想..............................................................................14
(二)工作原則..............................................................................14
三、規劃目標..................................................................................15
四、主要任務..................................................................................16
(一)強化環保應用基礎研究,促進環保科學決策..................16
(二)強化關鍵技術創新研發,支撐環保高效治理..................22
(三)支撐環境管理改革,創新環境管理方法..........................30
(四)開展環保技術集成示范,促進區域流域環境質量改善..40
(五)開展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環保科技創新能力..................42
五、重點行動..................................................................................45
(一)繼續實施水專項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45
(二)實施一批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6
(三)推進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重大科技工程..........................46
(四)鼓勵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6
(五)加強基地和人才建設..........................................................46
六、保障措施..................................................................................47
(一)完善環保科技體制機制......................................................47
(二)加強環保科技人才隊伍建設..............................................47
(三)拓寬環保科技資金投入渠道..............................................48
(四)深化環保科技合作..............................................................48
(五)加強環保科學普及..............................................................48
一、“十三五”環保科技發展的形勢與需求
(一)《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執行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環保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間,國家繼續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不斷加大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對環保科技的支持力度,《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布局的重點領域有序推進,取得了顯著進展。
在水污染防治領域,水專項共設置100個項目、259個課題,開展了流域減負修復關鍵技術、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和水環境監控預警業務化運行技術研究;在其他科技計劃中,開展了全國地下水污染綜合調查評價、華北平原典型地區地下水污染防控,以及簡易垃圾填埋場、廢棄礦井等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和管理等研究。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實施了“清潔空氣研究計劃”和“藍天科技工程專項”,開展了大氣顆粒物和臭氧等污染物的地區間輸送機理、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形成過程機理、重點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技術、大氣污染預測預警和大氣重污染應急技術,以及機動車尾氣、揮發性有機物和汞、含氫氯氟烴等控制技術研究。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開展了農村土壤環境管理與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典型工業污染場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和修復、礦區和油田區土壤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土壤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定等研究。在生態保護與建設領域,開展了生態環境基礎研究以及重要生態功能區、資源開發區、農村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等生態風險評估、生態安全監控、環境監管、生態恢復等技術研究。在核與輻射安全領域,開展了大型先進壓水堆審評關鍵技術、環境中低水平放射性氣溶膠與碘監測、核電廠安全監督運行執照文件規范化、核與輻射數據交換標準及其應用、福島核事故后核電廠改進措施等研究。
此外,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及化學品管理、環境與健康、環境監管技術、全球環境問題研究,以及綠色經濟、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等領域也部署了一批科研項目。通過上述研究,產出了一批環境保護急需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撐了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二)“十二五”環保科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是基礎研究與創新研究成果豐碩。圍繞水、大氣、土壤、生態、核與輻射安全、環境健康等領域積極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加強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豐碩。其中,水專項重點突破了1000余項流域減負修復關鍵技術、流域水環境監控預警業務化運行技術等,申請國內國際專利2300余項(已獲得授權1221項)。“清潔空氣研究計劃”突破了細顆粒物(PM2.5)監測與來源解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源清單構建、人群健康影響評估、移動源污染控制及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等理論與技術,探索了主要大氣污染物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制修訂與人群健康之間的關系,以及人群環境暴露行為模式、重金屬污染健康風險分區分級等理論與技術。探索了設施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變化與風險控制關鍵技術,突破了有機物污染土壤及重金屬污染土壤的關鍵修復技術。
截至2015年底,共有675項基礎理論類、軟科學類和應用技術類成果獲得國家環境保護科技成果登記。“有機廢物生物強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環利用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環境一號衛星環境應用系統工程”“湖泊底泥污染控制理論技術與應用”“中國生態交錯帶生態價值評估與恢復治理關鍵技術”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10項成果獲得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其中,一等獎30項、二等獎120項、三等獎158項,科普類獎2項。
二是科技成果有效支撐了環境管理。按照環境管理的需求,建立了“邊研究、邊產出、邊應用”的工作機制。水專項成果支持了一批水環境領域國家政策、標準的制定,支撐了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編制和實施,提升了國家環境監管能力和水平,有力支撐了國家和地方的污染減排、水質改善和水環境修復。依托“清潔空氣研究計劃”,先后制定發布《大氣細顆粒物(PM2.5)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等8項技術指南,初步形成了我國大氣污染物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支撐體系,為污染物總量減排、空氣質量達標等提供了核心支撐。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成果大大提升了國產化監測儀器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利用高分一號衛星平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灰霾、大氣污染源排放和湖泊水華等遙感監測應用,為南京青奧會、北京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環境質量保障提供了技術支持。農用地、工業場地土壤環境調查、風險評估和修復等研究成果為我國《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等標準出臺以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修訂提供了技術基礎。物種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調查、評價和觀測等工作為《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導則》《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等提供了技術基礎。基于分區管理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和績效評估方法研究等成果支撐了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我國國土生態安全格局構建關鍵技術與保護戰略研究推動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完成了核電廠安全監管運行執照文件規范化研究,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形成一系列國際先進壓水堆安全審評技術,并應用于自主設計的中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CAP1000)和“華龍一號”的核安全審評工作。
三是環保科研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環保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經科技部批準建設并通過驗收,為我國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領域的研究搭建了高水平科研平臺。“十二五”期間,批準建設了大氣復合污染來源與控制、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14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以及大氣、土壤等領域19個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啟動國家環境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制定并發布《國家環境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試行)》。發展改革委批復了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建設,建成核電廠全范圍驗證模擬機平臺,提高了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支撐能力。環境保護部與科技部聯合批準建設了22個國家環保科普基地。
創新人才培養取得新進展。“十二五”期間,環保系統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名、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1名、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2名。發布《環境保護部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培養辦法(試行)》,首批選拔環境保護領軍人才19名、環境保護青年拔尖人才54名。
(三)環保科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環保科研前瞻引領不夠。部分環保科研工作疲于應對當前的環境管理工作需求,缺乏對環境問題的適度超前預判研究,有時甚至處于被動應對局面。在環境基礎理論和基礎工作方面,對大氣復合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電子廢物污染、放射性廢物污染、環境污染健康影響,以及重大工程引發的環境問題等新型和復雜環境問題的成因、機理和機制研究不足,科技引領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是環保科研整體統籌協調不足。環保科研頂層設計不足,部分科研項目立項、實施和管理存在條塊分割、交叉重復現象,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一些研究項目在立項過程中對國家環保形勢、環保政策分析不夠,對國家環保科技需求定位不準,科技支撐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是環保科技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環保系統科研隊伍規模小,環保科技領軍人才不足,地方環保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布局尚不完善,建設與運行資金缺乏保障,環境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剛剛起步。環保領域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環境管理需要的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是環保科技體制機制亟待深化改革。科技投入中競爭性投入比例過大,缺乏對公益性科研機構長期穩定支持,不利于科研工作的系統性和延續性開展。環保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不暢,對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不明顯,對環保產業的帶動能力不強。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尚需建立有效的評估和退出機制。
(四)環保科技發展趨勢與需求
1.國際環保科技發展趨勢一是更加關注生態環境風險和人群健康問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過工業化高速發展時期,常規污染問題得到了解決,現階段重點關注環境風險識別和風險防控問題。主要表現在:更加注重環境污染物和化學品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技術研究。注重過程高效、結果準確、物種本土化的全生命周期毒性測試與預測技術的開發。重視源頭上的綠色替代和末端治理的協同控制,以降低環境風險、保護公眾健康。
二是更加注重解決復合性、系統性環境問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初步建立了以全球變化研究為目的的全球立體觀測體系和研究網絡,為各級政府提供了科學服務。環境問題需要系統解決,國際上環保科技已從單要素轉向多要素綜合研究、從局部地區污染防治向區域尺度甚至全球尺度生態環境問題研究轉變。主要表現在:環境科學研究進入以地球系統為對象的綜合集成研究階段,開展了天地一體化、多環境要素交互影響的區域生態系統研究,建立了高度發達的環境信息網絡,實現了環境要素的長期連續觀測,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揭示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影響機制。
三是更加注重多領域新技術的融合與應用。環保科技將綠色技術融入各行業各領域,從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采取措施,尋求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促進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隨著分子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信息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在環保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和深入,發達國家突破了一批環境質量改善關鍵治理技術和管理技術,促進了環境質量監控、預警和環境風險防控技術的創新發展。具體表現在:分子生物技術通過基因雜交、測序來揭示微生物的遺傳信息和表現性狀,為在生物反應機理上認識環境微生物的遺傳特性提供了有力的實驗手段。無人機遙感技術向多尺度、多頻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標發展,大大提高了環境遙感技術的實時性和運行性。環保科技與新技術的不斷融合進一步帶動了環保產業大發展。
2.“十三五”我國環境保護科技需求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呈現出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環境保護面臨著諸多挑戰。在面臨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增大、國際履約任務繁重等形勢下,國內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產業仍占很大比重,發展模式粗放等問題仍然在一些地區具有“鎖定效應”,傳統發展模式和路徑轉型難度大。另一方面,我國已進入環境高風險期,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更加突出,環境事故呈高發頻發態勢,核能核技術利用快速發展,中西部地區部分生態系統穩定性與生態服務功能呈下降趨勢,守住環境安全底線的任務尤為艱巨。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建設生態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環保科技要緊密圍繞環保中心工作,大力推動創新發展,為改善環境質量保駕護航。
一是識別環境演變成因,引領國家環境保護方向。充分發揮環保科技的基礎性、前瞻性和引領性作用,需要探明水體、大氣、土壤污染成因與作用機理,為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方向。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環保工作將更加注重環境風險的防控,需要針對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影響公眾健康的重大環境問題,研究復合生態毒理效應,探索環境風險評估、控制和監測預警技術,完善支撐綠色發展和全過程污染防治的技術體系。需要針對環境質量標準制訂的科學基礎,進一步完善環境基準理論、技術與方法以及支撐平臺,建立國家環境基準體系。
二是攻克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技術,支撐環境質量改善。按照水體、大氣、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戰役要求,為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需要突破以環境質量為約束的污染負荷削減、環境修復以及區域聯防聯控技術。針對生態保護、固體廢物和化學品污染防治、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需突破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恢復與重建、綜合評估與可持續管理技術方法,建立固體廢物和化學品污染的控制與管理技術體系,突破一批核設施安全運行、放射源安全使用、核廢物處理處置、輻射與核事故應急等監管技術。面向我國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需要不斷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解決國家相關戰略過程中面臨的區域環境問題。
三是推進環保科技體制改革,提升環保科技創新能力。針對我
國環保科技整體創新能力不足問題,需要完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科學觀測研究站創新機制,建立開放的科研數據共享平臺,推動產學研深入融合。加大國際科技合作力度,“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服務綠色“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優化整合人才隊伍,加強環保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形成與國家環保科技需求相適應的國家環保科技支撐能力。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立足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以解決損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重大科研項目和工程為依托,提升我國環保科技創新能力,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環境保護科技支撐。
(二)工作原則
1.理論創新與技術支撐相結合通過基礎研究和理論創新,探索新型環境問題,深化對現有環
境問題成因和機理的認識,引領環保工作的開展。通過環境治理技術研發和環境管理技術研究,突破關鍵和成套技術,建立環境管理的基礎數據、模型和方法,為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提供支撐和服務,提升其科學化水平。同時,建立環境治理技術推廣機制,培育環保產業發展。
2.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面向國家環境保護目標,圍繞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核與輻射
安全監管中可能遇到的重大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環境保護和監管體系關鍵技術研發,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支撐環境質量改善,保障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
3.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相結合環保科技領域的科技創新既要鼓勵原始創新,也要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同時,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總體要求,加強環保科技的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推進環保科技體制改革。
三、規劃目標
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要求,圍繞重大區域、流域的環境、生態及核設施安全問題,面向改善環境質量、防范環境風險和保護公眾健康目標,深化對典型環境過程的認識,形成針對多污染物及多介質的污染減排、質量改善、風險防范、監督執法、環保產業等科技支撐體系,實現環保科技全方位的跨越發展以及部分領域的趕超引領。
(一)從我國突出的環境問題出發,進一步探明區域、流域環境污染的成因和調控機理,揭示區域、流域生態系統退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機理與機制,初步構建我國環境污染物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理論體系,夯實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國家環境基準體系,引領國家中長期環境保護工作重點和方向。
(二)突破天地一體化的環境監測與預警、清潔生產、末端治理和生態修復成套技術100套以上,重要授權專利300項以上。創新流域、區域和行業環境管理模式,形成技術政策30項以上,技術標準100項以上,全面滿足國家中長期環境保護技術需求。
(三)新建一批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和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完善一批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成環保科技基礎數據和信息共享平臺。爭取新建1~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或國家工程實驗室。科技人才隊伍規模穩步擴大,科技人才的國際國內競爭力顯著提高,形成一支結構合理、適應國家環境保護事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型環保科技人才隊伍。
四、主要任務
(一)強化環保應用基礎研究,促進環保科學決策1.環境污染的成因與環境過程水環境污染的成因及生態效應。針對我國水環境污染來源與過程研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面向水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分析人類活動和自然變化對流域地表水質和近海水質的影響,揭示氮、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污染物的產生、遷移、轉化等機制及環境生態效應,為建立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技術體系建立奠定理論基礎。
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及反應機理。針對日益嚴峻的區域大氣復合污染問題,進一步闡明不同自然條件下污染排放與空氣質量的定量關系。研究我國大氣污染形成條件和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學過程,揭示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復合污染前體物的排放特征,構建我國主要排放源的源成分譜。觀測研究典型大氣環境下的揮發性有機物大氣活性,診斷影響大氣中化學活性的關鍵組分,揭示二次有機氣溶膠(SOA)形成的規律及其對區域細顆粒物和大氣能見度的影響,量化研究主要大氣活性組分對臭氧和細顆粒物形成的貢獻,分析我國典型城市群地區大氣污染形成的科學機理。研究大氣環境對水體和土壤環境的交互影響以及大氣污染與氣象的雙向反饋機制。
土壤污染成因及控制修復原理。針對我國重點區域土壤污染特征和發展態勢,研究工業影響區、礦區和高背景值地區土壤污染、地球化學過程和生態效應,揭示區域土壤污染成因規律。研究農用地土壤——生物系統污染物吸收富集、生態效應,揭示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屬和有機物的遷移富集規律、生態毒性效應及其影響機制。開展土壤環境容量與承載力研究。揭示復雜場地條件下土壤及含水層中有機污染物的降解和凈化規律,以及重金屬價態變化與毒性削減控制因素。研究重金屬和有機物復合污染土壤的修復原理及影響機理,以及重金屬低積累作物和修復植物篩選的基本原理。
地下水污染過程與遷移規律。針對人為活動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和效應,研究地下水系統中污染物賦存與遷移動力學規律,突破地下水污染同位素示蹤技術、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機物解析技術等,闡明土——水、水——巖界面之間的物質交換,揭示平原地區地下水硝酸鹽污染來源、污染機理及阻控途徑,巖溶區地下水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遷移轉化機理,以及再生水補給地下水過程中新興污染物和重金屬的遷移轉化規律和環境風險等。研究土壤——地下水系統主要污染物遷移擴散規律和預測模型,制定保護地下水環境質量的土壤環境閾值。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機理。針對我國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生態產品供需不平衡、人類活動劇烈等特點,重點開展區域生態格局形成機理和演變規律、生態系統服務與生態格局耦合機制等研究,建立生態系統服務優化和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基本理論體系。針對威脅我國生態安全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典型地區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與演變機理、外來物種入侵與擴散機制、區域環境變化對生物多樣性演變的驅動機制、生物入侵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機制、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評估理論、傳統知識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促進機制等研究。針對我國森林、草地、濕地、荒漠等主要生態系統類型,研究生態系統動態干擾機理、演替規律、功能與穩定性維持機制以及生態退化機理與驅動因素,闡明生態退化演變規律和趨勢,形成我國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理論體系。研究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的相互影響機制。
固體廢物危害識別與風險控制原理。針對新時期生活源和工業源固體廢物變化特征,研究互聯網時代消費品物質流動規律,揭示生活源固體廢物產生、組成、回收規律。研究水體、大氣污染控制條件變化和清潔生產要求條件下工業源固體廢物產生、組成和污染規律,識別其環境風險。研究重點工業危險廢物的產生特性、污染特性及處置利用特性,揭示工業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控制的關鍵原理,建立工業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清單,支持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更新。
2.環境污染物的健康影響機理和風險評估環境污染物人體健康毒理作用與暴露參數。針對我國社會人群特征和環境健康保護中的突出問題,開展區域性、流域性環境健康問題調查和評估研究,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代謝組學和暴露組學技術,研究我國主要高風險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快速篩選理論方法,提出健康效應終點評價指標。建立污染物多途徑、多介質人群暴露貢獻率研究方法、健康毒性數據篩選和評價方法,加強特殊人群暴露參數研究,為制定水、氣、土健康基準提供依據。
優控污染物清單與優先序。針對我國區域生態環境、產業結構和污染特征,基于健康風險的區域性、流域性環境問題識別,研發優先控制污染物篩查、生物毒性綜合測試、人群早期健康效應檢測和早期危害篩查等技術,突破局部區域小概率環境健康效應的調查、判別和風險評估技術。評價環境有害因素(如重金屬、抗生素、內分泌干擾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農藥等)對生殖健康、癌癥發生及兒童生長發育等的影響。建立環境與健康狀況調查技術指南和系列技術規定,研發生物有效態濃度監測評價技術、瞬時暴露和連續暴露動態監測技術。
復合污染環境與健康風險評估與預警。針對我國環境復合型污染特征,研究復合污染的多介質多界面環境行為、健康或毒性效應,研究提出水、氣、土環境污染風險控制圖,建立復合污染的健康風險評估方法體系及環境管理制度。研究環境健康風險區劃和分級技術與方法,建立分區污染控制管理技術體系。研究環境與健康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預警分級技術方法,建立支撐環境健康風險管理業務的元數據標準和基本數據集,研發相關的監控預警預報設備。研究環境健康問題的社會風險評價方法,以及基于健康風險的污染控制管理對策。
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汞毒性效應和風險識別。針對多溴二苯醚、全氟化合物、多氯萘等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其毒性效應、降解和代謝途徑、蓄積規律及健康風險,揭示典型工業過程中多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削減原理。開展含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物鑒別研究,研發含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物回收、資源化利用與風險防控機制。研究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源清單、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機理,研究環境介質中汞的形態變化、遷移轉化與健康風險,評估汞排放與釋放污染特征及環境影響。
3.環境基準環境基準理論方法學體系。針對我國環境基準研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綜合消化吸收國際環境基準制定的成功經驗和成熟方法,結合我國的實際環境特征和管理需要,研究適合我國基本國情和區域特征的環境基準理論與方法學體系。開展環境理化參數、人群暴露參數、人群健康效應、生態風險和生態毒性等環境健康與基準的基礎數據調查和整編,構建適合中國不同人群的暴露評價模型、健康風險評價模型,建立評價環境質量的多維度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新型污染物環境基準推導的相關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發。
保護水生生物水質基準。以保護水生態系統為目標,重點開展保護水生生物的環境基準研究。篩選適合環境基準需求的水生、陸生和兩棲的本土物種實驗生物,通過引種馴化和長期培育,完成實驗室培育和繁殖技術的標準化規范化。研發多組分污染物的累積生態風險和多層次生態風險評價技術等共性關鍵技術。以保護水生生物和水產養殖用水水質為目標,開展農藥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水質基準研究,提出一批水質基準值和技術規范。以保護水源地和飲用水安全為目標,開展感官性狀、微生物、放射性物質的水質基準研究。以保護地下水安全為目標,開展地下水環境背景值、地下水水質基準值及沉積物基準研究。
主要污染物土壤環境基準。以保護農產品安全為目標,開展鎘、有機氯農藥、難降解除草劑等優控污染物農用地土壤基準研究。以保護人群健康為目標,針對我國居住和工商業用地,開展建設用地中重金屬、揮發/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基準研究。
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健康基準。以保護人群健康為目標,開展大氣顆粒物(PM10、PM2.5和PM0.1)、常規氣態污染物、多環芳烴等的健康基準研究方法和應用技術規范研究,提出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健康基準。
4.核與輻射安全基礎研究針對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研究基礎薄弱的問題,研究核電廠嚴重
事故下安全殼內熱工水力現象與氣體行為等嚴重事故機理,研發破前漏(LBB)泄漏率測量及其計算模型,研究基于先進壓水堆型的整體熱工水力性能。研究異種金屬焊接工藝、接頭性能及斷裂力學模型以及核設施重要材料特性及失效機理,研發核電廠可靠性數據庫及數據收集分析體系,建立核設施老化安全評價方法。研究核設施
數字化儀控系統失效機理、故障模式。研究核電廠液態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長期效應、周邊輻射環境水平與核電廠排放源相關性,以及放射性核素在介質中遷移規律等。針對低放射性近地表處置環境評價,開展放射性物質在包氣帶中遷移模式的研究。針對內陸可能核電廠址開展放射性物質在水體中轉移、沉積的研究。
(二)強化關鍵技術創新研發,支撐環保高效治理1.水環境監測及流域水污染治理成套技術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技術。針對水質及水生生態系統監測及預警技術開發的重大需求,開展自動分析流路、定量檢測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常規水質分析儀器的小型化設計、快速移動式在線檢測集成裝置和以質譜儀為中心的在線水質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器等。發展以梯度擴散薄膜(DGT)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原位水環境監測方法以及新型生態風險評估模型和流程。開展水環境監測技術和設備集成研究,綜合集成我國水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研究海洋生態系統監測關鍵技術和方法。
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針對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存在的關鍵科技瓶頸問題,進一步研發水污染治理的核心技術。開展流域水污染源控制、水體修復技術的綜合評估與系統集成,構建針對城鎮生活、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受污染水體修復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體系,針對湖泊、河流、城市水體等三類受損水體開展技術評估和系統集成,構建應對典型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處置技術體系,集成研制大型化、移動式、多功能、成套化的應急檢測和處理裝備。深化印染、造紙、皮革、食品加工、鋼鐵、石化、制藥和有色等重點工業行業和污泥處理行業的清潔生產、資源、能源回收利用與水污染控制的技術集成和應用,建立服務全行業、覆蓋全鏈條的水污染控制和能源、資源回收利用技術體系。針對整體規劃、方案設計、工程實施、運行監管、評估考核的全過程,開展相關技術集成與示范研究,建立海綿城市建設與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提升突發性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
2.大氣環境監測和大氣復合污染綜合防治關鍵技術大氣污染物監測技術。根據大氣細顆粒物變化特征、形成機理,
研發大氣細顆粒物多參數和便攜式在線分析系統,實現大氣細顆粒物質量濃度、粒徑譜、化學成份的一體化快速測量。開發大氣細顆粒物氣態前體物的立體分布監測技術,形成前體物立體分布監測成套技術與裝備,研發煙氣中低濃度氣態污染物及顆粒物采樣監測技術和設備。針對氣體中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的監測和預警,研制適用于空氣和廢氣的具有多元素同步監測能力、靈敏度高、性能穩定的新型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器和配套設備,研發工業廢氣樣品采集及前處理新裝置、大氣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設備、惡臭氣體預處理技術和在線監測設備和多組分氣體在線及便攜式分析儀器等。
固定源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技術。針對提升固定源污染減排迫切需求,開發先進高效的煙氣多污染物聯合控制、資源回收型污染控制、新型大氣污染控制等關鍵技術和設備。針對鋼鐵、火電、工業鍋爐、有色、石化、化工、表面涂裝、建材等重點行業細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屬、二噁英、揮發性有機物、惡臭、二氧化碳等排放以及農業氨排放,突破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污染物回收及高值化利用、非常規污染物控制等核心技術與關鍵裝備。針對我國風沙以及施工和道路揚塵污染嚴重的問題,開發不同類型揚塵污染監測與防治關鍵技術和設備。針對我國餐飲服務業的特點,開發餐飲油煙污染監測與防治關鍵技術和設備。
移動源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技術。針對更加嚴格的移動源排放控制的要求,研發蒸發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控制的關鍵技術和新材料、應用于車載診斷系統的電子控制軟件和硬件、精密燃油噴射控制技術、各種排放控制傳感器技術、移動源環保達標監管關鍵技術和裝備等。突破適合我國柴油品質的顆粒物捕集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等先進柴油車尾氣后處理技術,以及適合我國汽油品質的高效汽油車顆粒捕集器等排放后處理技術。開發常規污染物、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及復合污染關鍵前體物的移動源排放監測技術以及非常規污染物識別與監測技術。建立移動源從油品檢驗到排放控制的一系列整體控制關鍵技術。
3.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監測技術。針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問題,研
發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高精度、多功能樣品采集和專用監測儀器,建立基于傳感器、遙感技術和生物標志物的土壤及地下水環境監測方法,強化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研發小型化土壤重金屬現場監測設備。開展污染場地修復后長期監測方法研究。
農用地和礦區土壤及地下水修復與風險管控技術。針對農用地和礦區土壤及地下水修復與風險管控的重大需求,突破輕度污染農用地土壤環境風險管控、安全利用和修復技術,以及重度污染農用地土壤綠色、可持續、節能低耗的綜合治理與修復技術。研發典型礦區土壤污染的復墾、阻控與污染修復一體化的綠色修復技術,研發針對不同污染程度油田污染土壤的綜合利用與生物修復技術以及礦山疏干水在地下的儲存、利用的修復技術,并進行工程示范。研發頁巖氣開發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關鍵技術和設備。
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針對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皮革等重污染行業的重金屬和揮發/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土壤,研發不同污染程度和復合污染土壤關鍵和共性修復技術,進行綜合治理工藝組合工程示范。研發污染土壤的資源化利用、強化降解、脫附凈化等修復技術和裝備,以及污染土壤修復過程中二次污染防控技術和設備,研制綠色、環境友好修復材料與技術,研發具有緩釋功能的氧化/還原修復材料、高效固化/穩定化材料、增容/增流及生物修復強化材料等修復材料,以及土壤污染應急快速修復技術,開展修復全過程環境足跡評估研究和污染場地修復后評估制度研究。
污染場地地下水修復技術。針對高風險污染場地地下水污染修復的技術需求,突破高風險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地下水修復多層抽提、原位定向灌注和復合高效凈化等技術,研制可移動、模塊化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系列裝備。研發用于治理地下水污染的綠色、高效納米材料和轉型生物材料等環境功能材料。研究地下水源地污染源控制技術、污染途徑阻斷技術、地表水與地下水協同控制技術,以及地下水污染應急修復技術與裝備,實現修復技術工程化與設備材料標準化。
4.生態系統監測、保護與恢復關鍵技術生態系統監測技術。針對生態監測技術不完善等問題,建立國
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與評估的方法、標準和規范體系,研發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監測技術和外來物種監測技術,構建大氣、水文、土壤和生物多圈層生態環境綜合監測體系。研制基于生態要素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數據采集器和無線傳感器等設備,構建生態安全監測支撐平臺。
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技術。針對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技術體系的重大需求,重點突破生態脆弱區生物多樣性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綜合調控修復、自然保護區關鍵生境保護與修復、生態廊道建設等關鍵共性技術。突破提高區域生態承載能力的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并進行重點區域示范。研發和集成不同退化生態系統類型和災害跡地的自然與人工輔助恢復重建、群落物種優化配置,以及生態系統結構調整、服務提升、適應性管理等關鍵共性技術。
5.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技術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針對填埋技術適用性不足和資源性不高等問題,研發適用于中小型填埋場、生活垃圾快速穩定化的準好氧填埋技術,突破填埋氣高效收集與利用技術。研發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環境風險可控的村鎮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和環境風險可控的生活垃圾焚燒或協同焚燒技術。研究生活垃圾后處置和重點污染源污染控制技術,建立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填埋設施防滲層滲漏預警系統。
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針對有價金屬含量高、綜合利用潛力大但環境污染嚴重的有色金屬冶煉廢物,研發有價金屬深度分離、重金屬解毒與尾渣高效膠凝固化、尾渣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化工污泥、化工殘渣、脫硫副產物和脫硝催化劑、表面處理廢物處置利用,市政污泥干化焚燒處理、高毒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物非焚燒解毒和建材利用,以及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廢棄液晶顯示器、廢鋰電池、廢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板、廢舊熒光燈、廢舊稀土、汽車尾氣廢催化劑等廢物中貴重金屬回收和污染控制,以及建筑廢物、廢塑料、廢橡膠和廢玻璃等的高附加值資源化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研發粉煤灰、煤矸石等有價元素梯級利用技術。研究廢物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的關鍵支撐技術。開發秸稈、餐廚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禽畜糞便等生物質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和設備。
新型污染物監測技術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技術。針對新型污染物的識別和監管,研究典型環境污染物的識別與風險評價技術,建立痕量污染物形態分析、同類物識別、異構體分離的分析技術系統與設備,研制適合新型污染物環境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量化表征的儀器。研究基于指紋特征光譜的有機有毒污染物快速分類監測方法與技術,建立有機有毒污染物指紋光譜庫。針對化工、農藥、獸藥、紡織、印染、制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重點行業,開展綠色化工及替代產品與替代技術方法研究,研究行業特征污染物綜合毒性評價關鍵技術,研發相關關鍵技術、設備、產品和標準。6.核與輻射安全監測監管關鍵技術核與輻射安全監測技術。加強放射性核素監測分析的研究,突破放射性惰性氣體采樣及測量技術,建立鈾、釷等核素的監測分析方法,研究各介質中钚-239、钚-238、濃縮鈾、鉛-210、釙-210等監測分析方法以及極低本底輻射監測方法,研究輻射環境監測技術標準體系、核與輻射突發事件應急預警監測及響應、航空應急監測、機器人搜尋和應急監測方法體系。建立直流輸電工程電磁環境控制限值及監測方法。
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關鍵技術。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與輻射安全關鍵技術,破解當前制約監管水平和能力提升的瓶頸問題。系統開展核設施老化及運行許可證延續(延壽)研究,突破核設施退役場址清污、環境整治等關鍵技術,逐步建立我國核設施退役管理及相關技術要求。開展高放廢物處理處置源項調查和預測研究,研究高放廢液玻璃固化處理和固化體性能,突破后處理廠燃耗信任機制應用技術、乏燃料干式安全貯存評價技術。研究近地表、中等深度和深地層放射性廢物處置技術安全全過程系統分析技術,確定需要評價的場景及其評價方法。研究放射性廢物處置對環境的影響,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突破核事故狀況診斷、事故現場快速重構、輻射環境下長距離無線通訊、輻射后果評價技術,完善核事故應急監測與評價管理體系。研究鈾礦冶工藝廢水及滲水處理、地浸采鈾深井處置和地下水修復治理、鈾煤壓覆礦區污染防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產生的放射性水平較高廢渣處理等技術。
7.天地一體化環境監測與預警技術水和大氣環境遙感監測與預警技術。針對及時監控水和大氣環
境質量的需求,研究基于高光譜的水體污染物的識別與提取技術,研發攔河工程自動化生態監測技術與設備,研究城市黑臭水體、流域水生態及面源污染、飲用水水源地水安全等水環境遙感監測與預警技術。攻克基于高光譜的大氣氣溶膠和痕量氣體定量遙感反演技術,開展區域灰霾、污染氣體、溫室氣體等大氣環境遙感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
環境應急及風險管理的天地一體化監控技術。針對環境應急及環境風險監控的技術需求,突破新型赤潮監測預警技術,開展自然災害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建設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等環境監管遙感應用技術研究。攻克多源數據協同的數據預處理和環境指標反演技術,開展無人機環境監管和星空地協同環境監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究。研發用于企業環境風險源的集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終端于一體的連接管理部門、企業與公眾的環境風險源管理技術及設備。
8.噪聲污染源的識別、防治技術及設備噪聲污染源監測技術。針對噪聲污染源較難識別、難以連續監測,以及因噪聲不可復現導致的數據質控難的問題,研發噪聲監測的一體化手持監測設備。通過對噪聲污染源時域頻域信息及算法優化的研究,突破噪聲污染源自動識別關鍵技術,研發可自動識別目標噪聲源、背景噪聲和其他噪聲源的連續在線監管設備。
噪聲污染源防治技術。針對重要噪聲源及振動污染源,進一步研究噪聲源治理技術,特別是復雜噪聲源的聲源追蹤定位技術、空氣及結構傳播固定設備低頻噪聲的降噪技術等。繼續開展新型吸聲、隔聲材料以及低噪聲路面及車輛的研發。
(三)支撐環境管理改革,創新環境管理方法1.水環境管理決策支撐技術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技術。結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對環境管理的科技需求,以水體生態環境質量管理與行業污染控制管理為抓手,開展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技術評估與系統集成,重點突破流域水生態環境功能分區管理、水環境基準向標準綜合轉化、污染源清單編制、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生態流量管控、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評估、風險評估預警、水環境管理制度政策創新等關鍵技術,加強水生態環境補償評估技術、重點行業毒性減排技術、總氮控制管理技術的研究,形成規范化、標準化和系列化的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成套技術,提出排污許可管理以及重點行業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實現我國水環境管理技術模式轉型。開展重點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指標排放情況分析,針對超標因子,提出前端預處理控制要求以及預處理技術、污水集中處理工藝技術改進建議。
水環境監控平臺技術。針對《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的有關水環境監測與管理新要求,以實現國家流域水環境質量管理信息化為核心,開展流域水環境管理大數據系統建設總體設計,攻克水環境質量預測預警、城市黑臭水體遙感監管等關鍵技術,構建國家水環境監測監控業務平臺、城市黑臭水體遙感監管平臺和流域水環境管理大數據平臺,在重點流域實現國家水環境監控平臺的業務化示范運行,并開展典型流域的水專項研究成果數字化集成和展示平臺建設,為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技術應用提供平臺支撐。
近岸海域水環境管理技術。針對近岸海域水環境管理問題,突破不同人類活動對海岸帶生態環境影響識別技術,構建近岸海域水生態系統健康評估技術方法體系。開展近岸海域生態承載力研究,研究近岸海域污染負荷削減、生態修復和綜合調控技術,大幅提升近岸海水環境管理技術標準化與規范化水平。
2.大氣環境管理決策支撐技術大氣環境質量監控預警技術。探討大氣環境約束條件下的產業布局和優化配置,提出相應的重點行業污染源減排策略。圍繞排污許可證制度實施,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核心,研究以環境容量表征的大氣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評估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建立基于風險評估的大氣污染重點監控和預警判定技術,提出區域大氣環境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與方法,建立大氣重污染天氣預警分析技術,大氣污染日常預警和事故預警技術,發展高精度監控預測技術。研究基于不同區域尺度大氣環境風險源特征的大氣環境風險防控技術,構建區域大氣污染環境風險全過程管理與應急處置技術方法體系。研究構建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及其改善的人體健康和生態效應的預測預警技術方法。
環境空氣質量規劃技術與方法。研究大氣復合污染的區劃技術,建立主要污染源排放時空分布的獲取及更新方法,獲取不同行業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的排放因子及基于組分的排放清單,開發國家多尺度高分辨率動態排放清單,突破重點污染源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源譜技術,研究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核查核算及優先控制物質分析技術。研究空氣質量規劃技術方法和模型。
大氣污染全過程監管技術體系。研究建立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管理和大氣污染全過程監管技術,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制度與政策設計及示范,推動國家空氣質量管理從城市尺度、傳統污染物控制向區域尺度、多污染物聯合控制的轉變。開展基于新空氣質量標準的重點污染源排放標準關鍵問題研究,研究分行業、分區域、分時段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評估排放標準實施效果并研究不同行業排放標準限值的協同關系。研究燃煤、燃油、石油焦、生物質燃料、涂料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產品、煙花爆竹以及鍋爐等產品的環境保護技術要求。
3.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管理支撐技術土壤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風險管控技術。針對土壤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風險管控的需要,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等級劃分和分區管理技術研究,研究確定土壤環境區域背景值和本底值、土壤環境安全閾值和標準,以及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篩選的方法學,研究基于土壤污染源、土壤環境承載力的土壤環境功能分區管理技術方法,建立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分級分類指標和土壤環境質量綜合管理技術體系。研究基于人居環境安全的建設用地和基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技術,建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關鍵模型和參數。研究農用地土壤污染與農產品質量響應關系和基于有效生態毒理數據的生態風險評估關鍵技術,建立面向風險管理的土壤環境安全預測預警關鍵技術和平臺。
土壤環境管理決策支撐體系和制度。開展融合土壤環境監測、風險診斷與評估、修復技術實施、二次污染防治、土壤安全保障等技術的協同創新研究,建立土壤修復綜合決策技術支撐體系。開展土壤污染調查、風險診斷與評估、修復模式選擇、效果驗收與后評估、損害鑒定與賠償、責任界定、預警預案制定及應急響應管理等相關技術方法研究,構建土壤環境管理政策體系框架,為推進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供技術支撐。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