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 徐衛星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值得環保人欣喜的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各項重點任務取得積極進展,污染防治得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在部署2019年工作的時候,報告用了大段篇幅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其中,在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方面提出,加快火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重污染行業達標排放改造。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加快解決風、光、水電消納問題。加大城市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力度。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推廣綠色建筑。改革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培育一批專業化環保骨干企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綠色環保產業內涵豐富
擴大產業的內涵和外延,不但服務于污染防治攻堅戰,還要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新的利潤增長點
務實是所有受訪人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致評價。
安徽科達潔能總裁、江蘇科行環保董事長劉懷平,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水環境技術研究院院長程寒飛是產業界為數不多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們在接受采訪中無不為之振奮。今年,他們也都提交了與環保產業發展相關的議案建議。
“綠色環保產業這個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理解,這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綠色發展有關內容的落實和進一步深化,擴大了原來‘節能環保產業’的內涵和外延,把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都納入進來,成為一體的概念。這的確給環保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劉懷平直言,作為環保人,底氣更足了、自豪感更強了、方向更明確了。
“未來的環保產業不但要為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好服務,還要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新的利潤增長點,那就不能只局限于污染末端治理,要統籌考慮全過程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從生活方式、工藝源頭上去尋找新的突破。”程寒飛堅信,2019年產業的發展會有更多機遇。
他同時表示,隨著以工程基建為主的大型項目實施完成,后期治理效果的顯現需要真正有技術和產品的環保企業來實現。經歷了去年浮沉的環保產業需要保持戰略定力,有所為有所不為。
“環保企業應更多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上。”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易斌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很接地氣,很好回應了企業發展面臨的狀況和困難。例如,“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等。
他表示,當前,政府更加注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企業的重要作用,所以有“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這樣的提法,這些措施都直接針對企業經營中的問題,對企業發展是重要的利好。
在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國能中電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白云峰看來,去年多家環保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出現金融風險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完善環保產業發展的資本密集屬性。而科創板的推進,也為有高科技真本事的環保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治污高要求催生大市場
超低排放改造繼續,環境治理與實體經濟發展的協同關系加深,企業也要增強污染防治主體意識
過去的2018年,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特別是在大氣污染物治理方面成效顯著。燃煤火力發電廠全面實施“超低排放”,鋼鐵、焦化等行業一些先進的企業率先采用“碳基催化劑一體化脫除技術”、活性焦技術等技術開展污染治理,大氣質量整體提升。
今年報告明確,加快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白云峰認為,這是藍天保衛戰升級和深入的要求。火電行業經歷15年時間達到的“超低”要求,鋼鐵行業僅用了不到5年時間。這既明確了中央的決心,也加速了鋼鐵行業煙氣深度治理的深入,催生了治理市場,提升了鋼鐵行業的經濟質量。此外,對水治理也提出了明確下降指標。這些明確要求將催生巨大的環境治理市場。
易斌也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里已經提到了要“加快火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這部分市場2018年就已經出現一輪快速發展,今年應當還會有新的發展。政府工作報告對于其他細分領域不可能提得很細。環保其他更多領域的發展,還是要進一步結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的部署分析。如有機廢氣治理、長江沿線地區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等都是比較大的市場。
程寒飛代表告訴記者,他開始越來越關注環境治理與實體經濟發展的協同關系。在今年在提交的“關于促進環境防治和生態建設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建議”中,他指出,在制訂環境防治和生態建設規劃的同時,要同步制訂經濟發展規劃。
程寒飛也注意到,與往年不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還特別強調企業作為污染防治主體,必須依法履行環保責任。報告提到,改革創新環境治理方式,對企業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對需要達標整改的給予合理過渡期,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一關了之。
“對于企業污染治理不能‘簡單粗暴’,這也是報告中提到的‘統籌兼顧’的整體要求。只有更好地把促進環境質量的提升與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協同,才是標本兼治,也更有利于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他說。
要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
減稅降負為行業送上數十億元大禮包,今年中央將安排600億元的財政資金支持污染防治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條普惠性的政策著實讓所有企業振奮: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
劉懷平算了一筆賬,這一稅費改革給自己的企業就帶來了每年3000余萬元的直接經濟效益,預計將給環保產業帶來數十億元的減稅大禮包。
“環保產業的受益應該是兩方面的。”易斌告訴記者,一方面是直接受益。環保產業中大約有40%左右是環保專用裝備、材料、藥劑等的制造業,這些企業一般利潤率都不高,比如不少環保通用設備制造企業的利潤率只有4%左右。降稅幅度達到3%將極大地改善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使得他們能夠增加研發投入,加大技術升級力度,提升從業人員待遇等。環保工程公司可以從建筑業稅率降低中受益。
另一方面是間接受益。一般工業企業在享受了減稅的紅利后,能有更充裕的資金用于環境治理,選用更先進的治理工藝、采用更優質的設備,從而有利于環保產業市場的繁榮,促進環保產業的整體升級。
眼下,環保產業的發展可能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是“源水”問題,例如資金。易斌表示,宏觀層面看,大規模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由于現在各級政府總體上財力還不足,用在環保上的投資最后能落實多少還不好說。
從環保企業方面看,由于2018年部分環保企業剛剛渡過了一場債務危機,目前一些企業的資金鏈只能說是剛剛解除危機,有的企業受損的信用還未修復,還有一些來自地方政府和國企的拖欠款壓力,下一步不太可能馬上再拿出資金或加杠桿舉債去投入新的項目。
為此,程寒飛也建議,環境治理應更多地體現公益性,采取有效措施減輕逐利資本對環保類公益事業的影響。適當降低環境防治和生態建設類項目資本金占比,推行綠色信貸支持項目的開展和環保產業發展。
一個利好消息是,近日《關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今年中央財政積極支持污染防治。據統計,2019年,中央將安排600億元的財政資金支持污染防治,這比2018年的405億元增長了48%,投入力度近年最大。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